网站首页> 文章专栏> 冠县历史传说故事
冠县历史传说故事
日期:2023-07-03 10:16:55 作者:易学经纬 浏览量:162
在明、清时期,冠县流传着曹仙姑的传说。城西元庄有仙姑冢,香火旺盛。明朝万历年间,时任冠县知县王照还写了一篇《仙姑传》,以亲身经历证明仙姑事迹。

王照是河南人,明朝万历二十六年(1598)考中进士,万历二十七年来冠县当知县。这个王知县经历的故事,比姚本知县经历的妖狐事件还聊斋。

(一)
据王知县在《仙姑传》中记载:万历二十五年,也就是1597年冬天,王照当时还没考中进士,在家里温习功课。一天,邻居家有人扶乩,他也去看热闹。

扶乩是古时候很流行的一种神仙和凡人交流的方式,一般在正月十五进行,凡人通过扶乩问问神仙来年的收成怎么样。后来混得熟了,有人遇到了生活难题也会扶乩,把神仙请来咨询一下。

扶乩时在地上摆一个大点儿的木盘,里面平铺沙土或者细灰。最重要的道具是乩笔,由两个木棍组成,一根柳木,一根桃木,两个棍钉成丁字形,也有的再精致一点儿,弄成丫字形。横棍在上面,两端各有一人用食指顶住,竖棍在下面,接触到木盘上的沙土,好像一枝笔。另外还要有两个唱的,两个记的。

扶乩开始,两个人用食指顶住笔,旁边焚香祷告,恭请神灵。过一会儿,神仙来了,两个扶乩人手中的木笔开始晃动,在下面沙土上写出字迹,负责唱鸾的把字读出来,负责记鸾的把乩文记在纸上,然后抹平沙土,继续写。最后把记载的乩文解读一番,就知道了神仙的指示。和现在电影里演的请笔仙差不多。

扶乩时请来的神仙五花八门,一般看扶乩的人和哪个神仙比较熟悉,关系比较铁,就容易请到。

(二)
王照那天在邻居家看到的扶乩,请神仙的过程有点漫长,从傍晚开始请,神仙老是不到。但是大家坚持不懈,一直烧香祷告,非请到不可。直到夜半时分,终于精诚所至,乩笔开始动了。

赶快问是哪位神仙,乩笔在沙盘上写出:何仙姑。王照开始还不相信,认为是扶乩的故弄玄虚,就问了一些学问较深的问题,心里寻思,你们几个扶乩的都没读过几年书,这下看你们怎么编。没想到,笔越动越快,唱的人抓紧唱,记的人抓紧记,一会儿就写了几百个字,把王照咨询的问题解答的头头是道、明明白白,还预测他将考中进士,顺便还提到他家里一些外人不知道的细节小事,让王照心悦诚服。第二年,王照赴京赶考,果然中了进士,自此更是对何仙姑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
万历二十七年,王照被朝廷选到冠县任知县。到任后,他听说城西元庄有一座仙姑冢,路过时就去看了看,顺便和下属提了一句在老家扶乩遇到何仙姑的事。

当年六月,王照回河南商城探亲,又遇到几个熟人扶乩请仙。人家请来的神仙刚说了几句话,忽然写道:有远道的仙姑来访,快换一下乩盘。接着,乩笔写道:我是来拜访王照大人的,他是我们冠县的父母官,我来托他办件事。我本姓郭,是魏武帝曹操的妃子,死后受仙人指引,修成仙体,世人称我曹仙姑。听闻王大人与何仙姑相熟,所以想请王大人引荐我拜到何仙姑门下。王照一看冠县的仙姑不远千里跑到河南找他办事,不好推辞,就答应了。

因为离家日久,加上新任县官,家乡的同窗、亲戚都来拜访,王照一忙,就把曹仙姑的事忘了。眼看假期结束,即将返回冠县,这天晚上睡到半夜时,王照忽然觉得自已的床浮了起来,还左右摇晃。身为朝廷命官,一身正气,自然不怕这些旁门左道,所以王照厉声喝斥:何方妖孽,敢来戏弄本官?却见一仙服妇人拜与床前,说道:不敢戏弄大人。是怕大人把我托付的事忘了,所以来提醒一下。说完就不见了,床也不动了。

王照第二天就找到邻居,托他扶乩请一请何仙姑。结果摆上盘子,扶起乩笔,请来的却是吕洞宾。反正吕洞宾、何仙姑也是同事,王照就把曹仙姑想拜入何仙姑门下的事给吕洞宾说了。吕洞宾说:这郭氏本应为鬼,机缘巧合修成仙体已应知足。何仙姑位列中八仙,岂能随便收她入门。不过,既然王大人请托,哪天我等路过冠县时,可以指点她一二。王照谢过,这事就算有个交代了。

(三)
从此王照在冠县任职五年,政通人和,如有神助。王照离任时写了《仙姑传》,详细记录下这件事。王照走后,天启年间,县里一个乡绅叫赵承华,扶乩时请到过曹仙姑,那时经何仙姑点的香火也越来越旺,据说直到建国初期还有遗迹。化,已被封为靖一仙姑了。元庄的仙姑冢
来说两句吧
最新评论
    热门文章
      随便看看